“工作”結束就結婚!相戀4年95后小情侶方艙做保潔志愿者
掃地、倒垃圾、刷馬桶,一天12個小時在方艙進行保潔志愿服務……這是26歲的楊鎧和女朋友董寶娜最近的日常。這對小情侶這些天把保潔工作干得有模有樣。
事實上,到方艙的第一天,董寶娜還沒干活,聞到衛生間的味道就直接吐了,楊鎧也好不到哪里去,一整天都吃不下飯。他們本不是專職的保潔人員。來方艙前,楊鎧在上海一知名企業做組織管理工作,董寶娜則是單位業績最好的銷售之一。
為什么來方艙干這個又臟又累又苦的活兒呢?楊鎧和相戀4年的女朋友對視后笑著表示:“大概就是因為,年輕、愛情和責任吧!”
“趁年輕,有一腔熱血,就想去做點什么”
3月下旬,楊鎧和董寶娜開啟了居家辦公的生活。足不出戶的日子里,一天三餐、柴米油鹽,有事就各自辦公,空下來就一起窩在沙發上刷刷手機,兩個人把封控生活過得簡單溫馨,但又總感覺缺了點什么。
直到4月初,董寶娜看到一位好友更新了朋友圈狀態:“我在方艙,這里急缺志愿者,有愿意來的嗎?”
她把手機遞給了楊鎧。瀏覽完信息后的楊鎧抬頭看了眼董寶娜,兩個人同時開口:“去嗎?”隨即,又一起笑了。
統一意見后,他們就按照朋友發過來的招聘二維碼和流程進行報名。很快,兩人就被安排到靜安的一處方艙進行志愿服務。
他們說,“我們有一腔熱血,希望為國家、為上海,為疫情做些事!有志青年?我挺喜歡這個詞兒。”
“你在哪兒我在哪兒,還好我們有彼此”
滿腔豪情的小情侶,還未到方艙就面臨了第一個艱難抉擇——志愿者崗位中,只有一個艙外工作名額,其余都是艙內保潔崗位。楊鎧想讓女朋友去做唯一的艙外工作,但董寶娜搖了搖頭,說了一句:“你在哪兒,我也在哪兒。”
在決定一同承擔起艙內保潔工作后,楊鎧和董寶娜互相做過了無數次的心理準備,也清楚即將面臨的各種困難,但第一次走進方艙打掃廁所時,兩人還是感到“快要奔潰、快要窒息了”。
“我女朋友當場就吐了,眼淚汪汪地,我心里也特別不好受。”楊鎧說,兩個人其實都有輕微“潔癖”,董寶娜在家可以燒飯、洗衣服、拖地,就是不愿意打掃廁所,而自己則是但凡有油漬的地方必須戴上橡膠手套,才能下手。
“我知道,她當時堅持留下來,是為了我。怕我一個人粗心大意,做不好防護,也怕直來直去的我,和別人處不好。”
心疼女朋友的楊鎧,讓董寶娜先到一邊休息一下,自己則憋了一口氣,沖進廁所開始刷馬桶。一間、一間,又一間。很快,同樣彼此心疼的董寶娜也沖入了廁所,與楊鎧并肩作戰……
三天后,處于崩潰邊緣的董寶娜驚喜又心酸地發現,自己已經能忍住不適,完成每天的掃廁所任務了。
“扛過來之后,就會發覺原本很介意的事情,就這樣說放下就放下了??赡?,這就是一種成長吧。很幸運,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有彼此的支持和依靠。”
“熬過了適應期,這份工作漸漸成為責任”
在方艙保潔這個崗位上,楊鎧和董寶娜除了打掃廁所外,還要一遍遍打掃艙內衛生、一次次清潔消毒樓道,一趟趟把小垃圾袋倒到大垃圾袋,再把重達數十斤的大垃圾袋拖到指定扔放點……
每天需工作12個小時、時常加班到凌晨,超高強度的連續勞動讓干慣“腦力活”的兩人,除了承受心理上的壓力外,身體上更是疲憊不堪。
累極時,楊鎧和董寶娜也會盤算“是否可以偷個懶”,但也僅限私下說笑,第二天,兩人仍會一絲不茍地完成工作。“已經選擇來了,那就要堅持干到底。讓艙內環境變得干凈整潔,是我們的責任。”
為了更高效地進行工作,楊鎧和董寶娜還發揮起原先工作中的特長,將保潔工作進行更詳細的計劃安排,不斷優化分工、簡化流程,讓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這也讓他們擁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創造更多的價值——如今,在做好本職工作外,他們為了提升艙內居住環境,額外給自己增加了工作量,在現場增設了21個桶式垃圾箱;原本只負責一棟樓清潔工作的他們,還主動保潔工作范圍向外拓展了400米,連平時不怎么走動和沒人負責的區域也都打掃干凈。
受得了苦還能高質量完成工作,方艙總指揮毛霆鈞夸這對年輕人有擔當、有奉獻精神。
同一崗位上、原本并不看好他們的保潔員們都忍不住刮目相看,紛紛點贊。艙內的很多醫護和市民也都知道,這里有一對很年輕很能吃苦的小情侶,每天都把這里打掃得干干凈凈,讓大家可以住得更加舒服整潔。
而大家的一次次鼓舞、一次次道謝,也讓這對95后戀人倍感振奮、倍受鼓舞。這段時間,楊鎧也發現,自己眼中可愛軟萌的女生,變成了心智堅定的女神。董寶娜則發現,那個不善言辭的男生,肩膀是如此的可靠有力。
感情迅速升溫的小情侶,在這段方艙經歷后,更加堅定了彼此就是志同道合的那個人,是可以攜手走完一生的人。
某一天工作結束回隔離酒店的路上,楊鎧問:“等疫情結束,方艙這邊的活兒干完后,我們就結婚好嗎?”董寶娜笑彎了眼,揚起嘴角,答:“好。”
“我們約好了,等方艙志愿者工作結束后,就結婚!”
作者:彭旭卉 顧一瓊
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
編輯:王宛藝
責任編輯:陸益峰